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魏延弟 316793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魏延弟 316793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聚焦三农 > 农业资讯

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

——江苏启东市武陵村实施“网格微自治”实现多元化共治

2020-07-02 10:42 | 来源: 农民日报

  陈卫华

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

  武陵村第二网格党建微家议事会现场。 黄晓丹 摄

  今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南阳镇武陵村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微自治”模式,夯实网格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管理的内容和细节,推动自治主体在更小的自治单元中管理和服务。全村12个网格员引领村民通过民主议事、决事、监事,解决身边的微难题、微事务,为构建互动共治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内容创新的范本。

  具体而言,就是以“网格微自治”为方法,尊重群众“微需求”,培植社会“微组织”,建设“微机制”,推行“微行动”,从而实现细微性治理、多元化共治。

  以微需求为基础 扣准“治”的内容

  垃圾分类向来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难点。今年,武陵村承担了南阳镇垃圾分类试点任务。网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样的民情:村民希望每家每户最好能发放统一的垃圾桶,从源头分类做起。网格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强化“村民公约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意识,依托网格化实现村民心愿的有效载体。利益诉求迅速通过网格上传,村委会闻悉后马上决定在第三网格开展试点,投资6000元,采购300多个分装可(不可)回收垃圾桶,每户发放2个。村民黄启明说:“现在村里根据我们的意见,发放了分类垃圾桶,我一定动员全家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以来,全村6个网格,尤其是梅永安、沈建兵等一批在群众中比较有威望的网格员,通过公开栏、电子屏、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对社区、家庭、个人在市场信息、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微需求”360多条,涵盖沟河填埋、家电维修、关爱弱势等方面,合并同类项后设立了20多个“微项目”,发动群众共谋共管共评共享。一个个惠民利民公共项目的实施,就在村民的微心愿基础上不断推进,最终汇聚成为社会自治的“大效应”。

  以微组织为纽带 凝聚“治”的力量

  陈志忠、吴维新是第二网格微公益组织“邻里关爱组”的成员。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们向村里的困难家庭施以援手。高焌豪是金陵科技学院的大一新生,从小父母离异,一直由外祖父抚养长大。外祖父患病多年,无经济来源。陈志忠、吴维新等商议开启“网格微自治”云端模式——在网格微信群发出了党员带头捐款的倡议。3天时间,全村111名党员捐款近5000元。求援信息还引起了手拉手爱心公益团队的关注,承诺每月资助高焌豪1000元,直至大学毕业。

  “网格微自治”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动力,离不开村里一批卓有成效的微公益组织,以及多个方便群众“知情、诉情、问情”的网格微信群。全村现有“情暖同心义工队”“邻里关爱组”“武陵先锋”等村级社会服务“微组织”8个,因地制宜开展课业辅导、乐活手工、济贫帮困等志愿互助服务,累计发动群众1000多人次参与到“微事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来。14个村民组,常驻村民80%以上加入了14个村民微信群,其中黄晓丹、朱金华等一批善做群众工作的村组干部、共产党员、乡贤能人成了“群主”,传递政策资讯,回应舆情关切,净化网络空间。微信群也成了政策宣传的“传声筒”、村务公开的“显示屏”、民心工程的“监督栏”、互帮互助的“连心桥”。

  以微机制为支撑 细化“治”的形式

  武陵村第三网格内,原有一条在两个村民小组之间的界址泯沟,周边村民乱抛垃圾,环境越来越差,大家怨声载道。如何处理好界址泯沟的问题,成了摆在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旦处理不好,会让村民们认为厚此薄彼,引发更大的矛盾。此后,20多个村民集中在第三网格内的“党建微家”,开展睦邻议事。村“两委”班子成员江陈华、高振鹏受邀参加,从以往会议的主持人变成了听众。经过商讨,大家达成共识,填埋泯沟平整场地,由村委会出资购买一批健身器材,打造首个网格健身娱乐场所。半个月时间,原先的界址泯沟从“脏乱差”变成了“美加净”。

  从原先以村为主,转为以网格基本单元的自治,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有效整合资源要素,精耕网格自治“一块田”,武陵村把“三社联动”落细落小落到位,即“四有”“四进”。“四有”即有组织架构,一支善理事、懂议事、民望高的网格理事会;有议事场所,一般放在网格“党建微家”或“全网通”阳光驿站;有自治队伍,通过村党总支推荐,村民推举,产生有政治觉悟、有能力素质、有公信威望的“乡贤能人”;有规章制度,协商议事制度张贴上墙,议事范畴明确“8必议”“4不议”内容。“四进”即原先村一级的党群议事会、睦邻议事会等民主机构进网格,社会保障、优待抚恤、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事项进网格,党务村务财务和土地征用、宅基地审批、项目建设补偿等热点事项进网格,矛盾调处、党员评议、村民褒奖等个人事项进网格。

  以微考评为手段 激活“治”的动能

  武陵村80%的田地种植韭黄。自从第一网格内的老党员盛兰元家建起了“党建微家”,这里便成了韭黄种植技术培训、经验交流、销售探讨的基地。盛兰元也是第一网格的信息员,每周五下午,他早早在家摆好桌椅、冲好茶水,等着附近的网格理事会成员、党员代表前来议事、学习。老盛已经连续两个季度获评“四星”网格信息员,对于这份看似不太起眼的荣誉,老盛却很看重,这是对第一网格立体延伸、精细管理的肯定,更是对“微自治”人民力量的褒奖,巡查监管、问题征集、协商议事等,让老盛越干越有劲。

  今年,武陵村对乡贤理事会成员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季考评”和“以绩定星、以星定酬”的考评奖惩办法。根据服务质量(态度、满意度)、事件处理(数量、成功率)、制度执行等情况,采取党员群众测评、平台系统考评、民情地图比武等“三步考评”方式,每季度按考核分数评定“一星”至“五星”网格员,获评“三星”以上的,发放“星级乡贤能人”的牌匾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年终上报党委考核的依据。对季度考评在“一星”的由总网格长约谈;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或不能胜任网格内群众工作的,降低星级直至予以清退。

  实施“网格微自治”半年来,武陵村已成功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环境整治、扶贫帮困、拆旧复垦等群众身边的民生问题25件(次)。武陵村党总支书记江陈华深有感触地说:“‘网格微自治’让‘为民作主’变为‘让民做主’,自己管自己,下好绣花功夫,我们切实尝到了‘大家事大家办、困难事商量办、商定事坚决办’的甜头。”

编辑: 魏延弟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