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乡村生态修复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37134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统筹推进乡村生态修复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37134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聚焦三农 > 农业资讯

统筹推进乡村生态修复

——“十三五”自然资源部促进“三农”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2021-05-10 14:50 | 来源: 农民日报

  生态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积极探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在农业农村领域,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升农田生态功能;部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等支持相关省区在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解决区域生态问题、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发挥了示范作用,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涉及全国24个省份,惠及65个国家级贫困县。

  乌梁素海流域地处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地区,承担着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态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重要功能,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同时,流域腹地的河套灌区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和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围湖造田、矿山开采等原因,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下降。

  2018年,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总投资57.4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0亿元。针对6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的生态问题,采取不同治理措施。治理后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升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各地逐步树牢。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治理荒漠化土地和石漠化土地、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土壤质量、河流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工程的实施还带动了工程区域内农、林、牧、渔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明确重点任务。

  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治理修复矿点近9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防沙治沙1000多万公顷、石漠化治理130万公顷……“十三五”期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专项行动和工程成效明显。

  在农业农村领域,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提升农田的生态功能。2018年,自然资源部支持四川乌蒙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西赣南、云南乌蒙山等地实施6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0.5亿元,总建设规模约245万亩,已完成新增耕地约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60万亩。工程的实施,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了产业发展,使贫困户直接受益。

  为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的通知》在全国部署44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主要解决村镇地区同一空间范围内的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这些资源生态等突出问题,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将改变以往以单一要素、单一手段开展的土地整治模式。通过综合性手段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从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