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粮食安全助力科技兴农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61988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心系粮食安全助力科技兴农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61988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聚焦三农 > 农业资讯

心系粮食安全助力科技兴农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发展小记

2022-08-19 11:03 | 来源: 通化日报

  “十三五”以来,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克服困难,奋力而为,刻苦钻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

  奋力而为,屡获各级项目支持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原为通化地区农业试验站,1995年更名为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院现有国有土地1000亩,其中行政后勤用地200亩,农业科研用地800亩。全院共下设16个机构,其中,科研管理处、技术开发处等行政管理机构8个,玉米所、水稻所、作物所、植保所等科学研究机构8个,另建有海南育种基地1处。现有在职职工108人,其中科技人员90人,管理人员18人。

  “十三五”以来,研究院共申请并获得各级项目26个,包含国家级7个,省级19个。项目总经费1128万元。其中,水稻17项,包括国家级2个,省级15个,项目总经费517.5万元;玉米6项,包括国家级4个,省级2个,项目总经费535.5万元;大豆2项,包括国家级1个,省级1个,项目总经费44万元;植保省级1个,项目总经费31万元。

  此外,玉米、水稻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每年经费各50万元。

  刻苦钻研,审定品种多次获奖

  “十三五”以来,研究院共审定品种73个。其中,水稻品种61个、玉米品种10个、大豆品种2个。据统计,1977至2018年,该院水稻品种审定共129个,列全国相关科研院校第10位,列全国地区级科研院校第2位。其中有6个水稻品种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14个品种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2018-2019年,3个品种(通系933、通育269和通系945)在全国优良食味粳稻评比中获得金奖,22个水稻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十三五”以来,研究院共获得奖项18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奖1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项,通化市科学技术奖4项;在国际、国内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其中SCI (科学引文索引)3篇。

  加强合作,全力促进成果转化

  “十三五”以来,研究院继续利用项目协作的机会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企业、专业大户、示范基地的联合,全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合作开展“转TaDREB 基因抗旱玉米新品系创制”“绿色种质资源鉴定”“野生大豆利用及高蛋白种质创新”项目;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合作开展“水稻抗病育种、病虫害生物防治”项目;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开展“抗稻瘟病优良新品种的鉴定、筛选及示范”项目;与青岛清原种子科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玉米优良性状差异化资源创制及品种选育”项目;与吉林蛙田米业等企业合作开展“水稻抗病、优良食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项目。同时,加强与通农公司等企业合作,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

  进入“十四五”,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七个通化”建设,继续担负起全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服务地方农村经济、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科研成果和科技服务的责任与使命,重点在农业应用研究、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与转化,以及解决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履行职责,成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绿色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人才集聚高地、成果转化推广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为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

  记者张国威

  来源:通化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