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致富路 科技扶贫-农业频道 魏延弟 27093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黑土地上的致富路 科技扶贫-农业频道 魏延弟 27093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科技扶贫

黑土地上的致富路

——双辽市茂林镇孟益村邓长纯脱贫记事

2018-08-16 09:30 | 来源: 四平日报

  四平日报记者 崔路伟

  今年45岁的邓长纯是双辽市茂林镇孟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1年,邓长纯在大连打工时不慎被砸到了右腿,截肢后装上假肢,造成终身残疾。家里的“顶梁柱”就这么倒下了,他没有办法继续外出打工赚钱,可是女儿要读大学,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无疑成了邓长纯家里最大的难题。“受伤致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每天都自怨自艾,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来。”身体上的残疾和经济上的难题让邓长纯一度陷入低落的情绪中。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针对贫困户脆弱的心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心理疏导,并且帮着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邓长纯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由于茂林镇孟益村位于双辽市茂林镇最北端,土质属于沙土地,适合种植红薯与马铃薯。于是邓长纯在各级包保单位和领导的支持鼓励下,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和致富的勇气,开始认真学习种植技术。

  邓长纯首先改变了以玉米为主的种植观念,率先在自家大面积种植红薯、马铃薯。但是在种植红薯、马铃薯过程中,邓长纯还是遇到了困难。为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包保单位、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第一时间与邓长纯沟通并给予了精神上和技术上的帮助。秋收期间,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积极帮助邓长纯使用了最新的红薯、马铃薯收割机,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和收割时间,确保了马铃薯、红薯的及时上市,卖出了好价钱。

  “想当初,我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一蹶不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经常来我家里跟我聊天,劝我重拾劳动和生活的信心,还用实际行动帮我,使我尝到了甜头,也对生活越来越有了信心。”

  有身边人的关心和帮扶,邓长纯自身也十分努力,平时在家都很难见到他一面。他每天辛勤劳作,天不亮就要去地里干农活,常常很晚才回家,夜里还要去地里检查浇水情况。勤劳的邓长纯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肯吃苦,现在大家帮他找准了路子,生活一定越来越好。“别看我现在是贫困户,但是我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摘掉贫困户这顶帽子。”邓长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邓长纯通过不懈努力率先脱贫。因为长期种植马铃薯、红薯,使邓长纯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各地的经销商都积极地在他那里咨询和订货。脱贫后的邓长纯并没有忘记身边人的鼓励和帮助,积极地带领大家种植红薯和马铃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教给大家,还在销售上帮助大家。在邓长纯的带领下,2017年种植红薯、马铃薯的贫困户收入都明显增加了,一些贫困户也通过这个项目脱了贫。

  记者手记:

  每当提起邓长纯,身边的人都会说,虽然他有身体上的残疾,但是很有志气,生活十分努力。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各种种植和养殖培训班,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收入上,在他的身上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头。正是他这种身残志坚的劲头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了改变,也帮助身边的人脱离了贫困。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要通过双手去创造,自力更生才是脱贫的正道。

编辑: 魏延弟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