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峰村走出了产业新路 科技扶贫-农业频道 魏延弟 319498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岑峰村走出了产业新路 科技扶贫-农业频道 魏延弟 319498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科技扶贫

岑峰村走出了产业新路

2020-08-06 09:45 | 来源: 农民日报

  故事讲述人 余欢

  盛夏,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岑峰村,生机勃勃。

  每天早上吃完饭后,46岁的村民任道珍都准时来到黔岑茶叶有限公司加工厂,炒、晒茶叶。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了。”任道珍说,茶园、李子园、西瓜地、葡萄园……只要有空,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一年都有钱赚。

  对任道珍来说,吃了几十年贫穷的苦,现在日子终于变成了“甜”。

  任道珍家所在的岑拐坡组,是岑峰村最偏僻的一个村民组。十多年前,这里交通不便,村民出门难,挣钱也难。

  “村里第一次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没有几家能交齐。”岑峰村党支部书记杨洪尤回忆道,那时收一百多块钱的保险金,要挨家挨户提前通知,让大家准备好钱。

  50元、100元、250元……每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数额都在增加,但是村民的荷包却紧巴巴的,村里愁坏了。

  “有劳动能力出去打工,没劳动能力留在家里的怎么办?”杨洪尤和村干部们苦苦思索。

  2013年,岑峰村率先引进种植四川脆红李500亩,开始了产业的探索路程,从此岑拐坡组迎来了转机。

  发展产业是个耐心活、技术活。在村支部的摸爬滚打下,2017年,脆红李开始挂果,当年收益近4万元。2018年,脆红李的收益提升到了20万元。集体经济虽然有了起色,但在杨洪尤的眼中,仍是“小打小闹”。“搞脱贫攻坚,产业抓不起来,村民怎么致富?”这个“刺”一直扎在杨洪尤的心里,随时刺痛他的神经。

  兴茶园、种西瓜、种葡萄……几年过去了,岑峰村靠着一股决心,硬是在全村发展了千亩产业基地。

  “目前,全村共有脆红李、蜂糖李、青脆李等品种共1200亩;种植葡萄400余亩、西瓜100余亩、茶园200余亩等。”杨洪尤介绍,发展产业的同时,村里还紧抓外出“劳务经济”,家家户户都有了增收票子和致富路子,群众进一步走向富裕。

  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万元的目标,达到10万元,全村户均收入为9600元。

  “兴起了产业,村里的活就多了,一年做下来有万把块钱收入,零用钱都够用了。”任道珍高兴地说,前几天发工资时,她和老公两个人就领了五六千块钱。

  “交医保这些再也不担心了。”任道珍说,以前囊中羞涩,只能一拖再拖,现在荷包鼓了,底气足,一通知就给,微信、现金随时付钱。

  绿色映底蕴,山水正兴村。如今的岑峰村,每天都有大量的顾客前来购买产品,格外热闹。

  “目前已经卖了一万多块钱了。”靠着100多亩的李子,今年,岑峰村村民吴胜萍将会收获“大满贯”。

  “发展越来越好,今年全村的户均收入将达上万元。”在产业园中走了一圈后,杨洪尤深信,这些产业将会带领全村实现憧憬中的未来。

编辑: 魏延弟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