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鱼皮鱼鳞作画、粮食作画、灯泡上作画……难得一见! 农村文化-农业频道 温明 27790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高手在民间!鱼皮鱼鳞作画、粮食作画、灯泡上作画……难得一见! 农村文化-农业频道 温明 27790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农村文化

高手在民间!鱼皮鱼鳞作画、粮食作画、灯泡上作画……难得一见!

2018-12-10 08:41 | 来源: 央广网

  艺术源于生活,创造无处不在。农民把一生的情感,奉献给土地,裹藏在粮食的籽粒里,不断传递。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3位咱们农村的“艺术家”,毫不起眼的鱼皮鱼鳞、庄稼的种子、普通的树叶,甚至钨丝电灯泡,在他们的手里,也变成了艺术品,给生活以美的分享。

  鱼皮鱼鳞能作画

  一年让她获利十多万

  金灿灿的凤凰、栩栩如生的老虎、洁白清丽的孔雀、展翅欲飞的松鹤……你能想象出这些精美的装饰画都是用鱼皮、鱼骨和鱼鳞制作成的吗?

  43岁的杨双艳是这些画作品的制作者。因为家住黑龙江省同江市,更容易接触赫哲族文化,从小热爱剪纸技艺的她便将剪纸工艺融入到非遗项目鱼皮画的制作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还被收入当地博物馆。她还巧用鱼鳞创意制作出了多幅精美孔雀图案,远销全国各地。

  在黑龙江的赫哲族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赫哲族人的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这样的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

  不同于赫哲族人制作的鱼皮画,画风粗犷,而且大多以展示本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为题材。杨双艳的鱼皮画表现手法更细腻、精美,还融入了很多“汉族元素”,作品中的孔雀、松鹤、龙凤,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杨双艳说,制作鱼皮画和鱼鳞画,给她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增收”。以前,全家人机械化耕种着400多亩地,一年的收入十几万元。而现在,她一个人的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前不久,杨双艳和几个制作鱼皮画的姐妹一起成立了工艺品合作社。还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免费培训了几十位学员。“都是农村妇女,她们每人月收入都可增加千元以上。”杨双艳说。

  用一把粮食

  画出了精彩人生

  8年前,农民小伙儿周志江痴迷上用粮食作画。8年来,他不断努力和探索,已经用粮食作画近百幅,并销往全国各地。在业界被誉为粮食画大师。

  今年40岁的周志江,出生在河南省社旗县李店镇周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受父亲精湛的木工手艺的影响,初中时便爱上了绘画,毕业后到县城职专专门学习了工艺美术专业,因文化课仅差两分,与大学美术院校失之交臂。后来报名到内蒙古参军,在部队里由于画画出色还当了连队的文书兼连队的版报通讯员,被选送进修了内蒙古教育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参加了部队很多次书画比赛,获得了不少荣誉。

  2000年退伍后一直在外打工,工作之余他依然没放弃他的绘画之心,2010年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看到了网上关于粮食画的报导,从那时起对粮食画情有独钟,深深地迷恋上了它。

  经过四处请教专家,反复试验,最终配制出一种粘性好、无色、无味、硬度适宜的胶水,用来制作粮食画。

  每幅五谷粮食画都要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采用永久保存技术,可将作品长期保存和收藏。真正做到不变形、不发霉、不虫蛀、不脱落。

  在制作过程中,同样充满艰辛。一幅作品主题确定好了,需要制版、构图,然后进行粮食选种、浸药、蒸、晾晒、粘贴、增亮、定色、封面、装框等十多个流程。

  周志江的每幅作品不仅是纯手工制作,而且天然环保,充满乡土气息,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很受同行的欢迎,得到了不少专家的高度评价!

  灯泡上画画、树叶上刻二维码

  这手“绝活”破世界纪录

  一把锤头一个钎能在灯泡上刻出十二生肖、百子图、十八罗汉,还能在树叶上雕刻出复杂的二维码,并且能扫码成功!

  在农民孔庆泗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那件一举获得扛旗世界纪录的作品。家住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石墙镇大石一村的孔庆泗,20多岁时就喜欢上了在石头上刻字作画,只要农闲,他就捧着石头不放,20多年的坚持使他手上功夫练就得炉火纯青。如今,他不仅是石雕技艺的传承人,还不断完成自我挑战,成了地地道道的“创”艺人。

  “作画时选用的铁锤以及用劲的姿势、力度和刻画玻璃面时的斜度都是需要考虑的。”孔庆泗告诉记者,每一幅作品都是由点成线刻画而成的,每一个点的完成需要在灯泡上敲击三下,一幅十二生肖图的完成,需要敲击6000多下,而一幅“百子图”则足足敲出了10万多下。记者在一张桌子上看到,一只普通的圆形玻璃灯泡上,十二生肖图环绕一圈,灯泡通电之后,能够清晰地看到由点线构成的图像。

  在工作室的另一张桌子上,三片大小不一、刻着二维码的树叶尤为显眼。记者发现,这三片叶子上面刻着的是一个个二维格子,而叶子内部的经络都是完整的。记者随手拿起手机进行扫描,发现竟都能扫码成功。随着技艺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孔庆泗用来刻制二维码的树叶也变得越来越小。他告诉记者,目前在树叶上刻画成功最小的二维码仅有2.6公分,打算去申请新的世界纪录。

  孔庆泗说,虽然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但也有追求和梦想,对创新雕刻技艺的热情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褪,希望手里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编辑: 温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