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技在手 防治不愁 农业课堂-农业频道 魏延弟 306455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多技在手 防治不愁 农业课堂-农业频道 魏延弟 306455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农业课堂

多技在手 防治不愁

——有关耕地污染防治的问题解答

2020-02-21 09:58 | 来源: 农民日报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采取有效的耕地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实现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是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源头保障。今天,《致富与生活》二版和七版就相关典型技术模式,请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相关专家做一次科普与普法介绍。

  耕地污染防治是全球性问题,专家怎么看?

  耕地污染防治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和努力的问题。区别于直观、能够用感官发觉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往往都是人畜或植物出现病变后分析研究才被人们所认识。土壤污染还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很难从土壤中再分离出来,会长期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修复的概念源自国外的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国外土壤修复一词的内涵一般不包括耕地修复。耕地和场地土壤的用途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在修复思路和技术上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廖晓勇说。

  由于我国内地“人多地少”,当前耕地土壤污染修复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出发点,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采用低吸收品种替代、土壤酸度调节、水肥调控等技术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解决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使用了客土法,先将30厘米的表层土壤剥离,再将别处运来的干净土壤填埋进去,配合土壤改良剂、有机肥等调节土壤肥力后进行耕种。我国台湾地区针对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多采用翻耕稀释法,即将干净的深层土壤与表层污染土壤充分混合,以达到稀释重金属污染物的目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尚未有大规模的耕地土壤污染修复案例。

  廖晓勇表示:“土壤治理修复难度大,国际上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借鉴,如日本采用的客土法非常昂贵,粗略估算每亩花费折合人民币达数万元。而我国耕地污染治理任务重,财政资金难以承担。因此,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农情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路径十分关键。”

  “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主要说了啥?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总计10条35款52项的“土十条”中,归属农业农村部门作为第一牵头部门的工作有6项,共同牵头的有3项,参与的有26项,共计35项。

  “土十条”明确规定,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简称土壤污染防治法)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制定的首部生态环境领域的法规,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了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四梁八柱”,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筑牢了法制根基。

  土壤污染防治法共7章99条,从立法上解决了“谁负责、谁监管、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明确规定了农业农村部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职责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承担农用地土壤管控与修复责任,包括农用地监测调查与风险评估、农用地污染责任人认定、农用地类别划分和分类管理、农用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相关宣传与培训等;二是承担农业投入品监管责任,包括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和农膜的管理等。

编辑: 魏延弟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