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让文明之花开遍万户千家 文明实践-农业频道 房彦妮 349287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德州:让文明之花开遍万户千家 文明实践-农业频道 房彦妮 349287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文明实践

创新形式 丰富载体 塑造品牌

德州:让文明之花开遍万户千家

2021-12-13 15:08 | 来源: 农民日报

  仲冬时节,鲁北大地已是天寒地冻,可在德州市的城乡间,干部群众崇尚文明、投身公益的热情却日渐高涨。

  走入平原县王庙镇后杠子李村广场,只见人头攒动,“文明新风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几个大字分外亮眼。来现场的或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纷纷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捐款。91岁的村民高洪兰颤颤巍巍走上台捐出100元,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村党支部书记李安清说,全村已累计捐款12万元,资金将用于敬老、助学、表彰先进等公益民生事业。

  德州市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举办“宣讲+徽章展演”红色传承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展出260余枚红色徽章,配以历史背景讲解,让听众感言“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这段时间,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跟实际、别开生面,理论宣讲深入人心,阵地建设更加牢固,品牌建设如火如荼,志愿服务精彩纷呈。

  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告诉记者,德州市牢记总书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要指示,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标对表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扎实稳步推进工作,全面拓展、全方位推开文明实践,努力把德州打造成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新风的样板。

  启活水才可萌发新机,培沃土方能养育繁花。德州市正加力推进创新,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叫响“百姓宣讲”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推广“陵听半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城乡公交车等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城乡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草根名嘴”、领导专家齐登台,让解渴管用的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十二年的军旅生涯里有我的热血青春,始终听党指挥,坚守初心。而离家越久,就越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去年,我报名参加市级公开遴选,从军营走向农村。为了帮助村民推介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我摆过地摊、做过直播,只为带领他们增收致富。”宣讲人“90后”退役军人、宁津县相衙镇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洋动情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台下听众的距离。前不久,他宣讲的作品《小支书 大作为》在山东省“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暨理论宣讲比赛中获得百姓宣讲故事类二等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关键在人。“草根名嘴”从群众中来,登台宣讲更善于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德州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梁希忠介绍,为提高广大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德州市从各行各业中选拔优秀宣讲人才,组建百名宣讲人才库,不断为理论宣讲注入“源头活水”,打造了一支理论宣讲“轻骑兵”。

  在具体实践中,德州市已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讲、专业人员深入讲、鼓励群众自己讲”的宣讲体系。25名市级干部带头讲,788支专业宣讲志愿小分队深入基层宣讲,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13.4万余次,开展课堂讲学16.7万余次。5.7万多名青年、巾帼、“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志愿者、“草根名嘴”、“百姓宣讲员”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36.8万多场。

  如何让宣讲在群众中真正发挥实效呢?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在“实”。德州市为此下足了“绣花功夫”,在强化思想引领的基础上,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文明实践内容与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点单式”宣讲培训,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道。广大干部群众想听什么就讲什么,遇到什么困难就讲什么。

  为把“怎么看、怎么想”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讲清讲好,把“怎么办、怎么干”操作执行层面的问题讲实讲细,德州宣讲志愿者用方言俗语、群众语言,创作歌曲、戏曲小段,把创新理论、决策部署具体细化为一系列小话题,或结合“大禹治水”“颜真卿平叛”等历史典故,或结合脱贫致富、人居环境改善等案例,用小切口、小故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确保群众思想上有触动,生产生活中用得上,听得到过日子的柴米油盐,看得见美好生活的动人画卷。

  德州市在扎实做好面向基层群众大众化讲解的基础上,细致深入地做好面向不同群体的分众化解读,通过高密度、广覆盖、形式多样的宣讲,让党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更清晰,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小喇叭、城乡公交车、“云平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拓展开去

  每天早上7点,陵城区郑家寨镇纪家村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68岁的老党员纪德福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收听《陵听半小时》节目。今年,陵城区投资470多万元建设了《陵听半小时》智能广播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一个区级指挥调度平台、13个乡镇(街道)分控平台、140个城区无线接收终端和962个村级接收终端,应急广播信号覆盖陵城全域50万人口,是德州市首个符合国家标准、城乡全覆盖的应急广播项目。

  梁希忠认为,要想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迈上“新台阶”,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在“新”上力求突破。针对群众思想观念多元多变、传播技术手段多种多样的现状,德州市勇于探索创新文明实践思路方法,在充分发挥宣传栏、公告栏、文体广场等平台作用的同时,开发利用乡村大喇叭、社区小广播、城乡公交车等平台,建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进一步拓展阵地,扩大工作覆盖面。

  今年6月,70余辆“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城乡公交车在齐河县“上岗”,成为一道颇受关注的文明风景。而这正是齐河县根据城乡公交车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拓展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车体外观及车内座椅、扶手等显著位置皆融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元素,车内安装4G云广播系统。乘客在乘车期间可以了解学习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优秀传统文化、先进人物事迹、移风易俗、文明风尚等内容。不少乘客说这样的乘车体验“趣味十足”,文明实践宣传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充满车厢、融入车厢、响彻车厢。

  德州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强化“党建+政务+服务”功能,采取上门拜访、公益帮扶等方式,拓宽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搭建起党群“连心桥”。德州市还推动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融合发展,聚力破解城乡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分布散、功能弱、管理差、活动少、效能低的问题。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明实践如何向“第一生产力”要进步空间?11月18日,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正式启用,着力打造群众“掌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云平台”上,志愿者、受益者与管理者都能获得安全、快捷、便利、智慧化的使用体验。群众通过一个终端、一个应用即可完成平台各项操作,享受学习、咨询、便民等各类服务。

  这一平台借助德州市融媒体中心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把文明实践内容优势、活动优势与融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新媒体技术优势深度融合,打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数据”互通互融工作体系,打通了基层党的理论宣讲、文化建设和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赋能,也成为山东省首家“两个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共建共享、“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

  德州市通过建设市级文明实践云平台,完善提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推出云上展览、云端课堂、在线体验和“文明实践码”“文明实践地图”等新活动,使文明实践“一码可查”“一图可视”,互动性明显增强、精准度明显提高、参与度明显提升。

  “大义齐河”“小城大爱”,特色县域品牌遍地开花,城乡百姓踊跃参与

  “庞英波作为村里的移风易俗新典型,获得10分‘蒲公英积分’和200元的移风易俗奖金。”不久前,武城县郝王庄镇郝二村党支部书记纪洪青给村民庞英波发放了奖励。原来,庞英波家中有老人在今年9月过世,治丧程序一切从简,严格执行了村规民约。

  像庞英波一家将红白事简办的村民数不胜数,这源于近年来武城县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蒲公英超市”“道德银行”“好习惯银行”,在加强诚信建设、倡树婚丧新风、注重家风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激励嘉许制度。

  在实践中,武城县慈善总会和爱心企业捐赠、集体出资设置奖品,群众可以用积分兑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将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效果和时间作为发展党员和团员、评先树优、给予优待、礼遇关爱等的优先条件。这种制度让志愿者、文明人有面子、得实惠,切实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民间习俗文明化。

  德州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赵春雷如数家珍,全市目前已经建有“蒲公英超市”862个、“好习惯银行”112个、“道德银行”327个、“文明银行”206个,享受优待、礼遇关爱达600多万人次。

  沃土已成,繁花似锦。德州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培育推广行动,打造了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典型。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示范典型全国试点1个、全省试点1个、全市试点4个。各县、市、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工作亮点,统筹策划“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乡镇多亮点”“村庄有色彩”,涌现出“义满陵城”“爱心武城”“大义齐河”“小城大爱”“书香临邑”“和乐同行”等特色县域品牌,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年近六旬的齐河县华店镇楼王村村民侯淑英年轻时就喜欢唱歌跳舞,但因为没人教便早早放弃了这一爱好,而今年她再次燃起了兴趣。原来,县里在年初推出了“文化先行官”项目,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文化专业服务机构按照各乡镇(街道)情况列出服务清单,百姓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侯淑英挑选了太极拳、合唱、舞蹈3个项目报名。谈及参与后的感受,她笑道:“精神面貌好了,人也年轻了。”

  齐河县以“大义齐河”道德品牌为引领,打造“大义齐河·实践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通过“艺”传八方等五“义”项目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

  口渴了,这里有免费饮用水;手机没电了,这里可以免费充电;雨雪天气,这里有免费雨伞可以借用……走进庆云县东辛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让人倍感温馨。现在,全镇规范设置50个“小城大爱志愿服务站”,培训基层志愿站点管理服务人员79人,镇村两级志愿者达2800余人,小小的志愿服务站发挥着便民服务的大作用。

  “小城大爱”是庆云县倾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以“责任部门牵头负责、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方式,将每个星期六、星期日定为“志愿奉献日”,由各部门单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已注册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83家,成立志愿服务驿站78处,注册志愿者近5万人。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具体工作中,德州市坚持以“言”促“行”、知行合一。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是德州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条鲜明主线。

  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调研中问需于民,精心设置志愿服务项目,深入机关、企业、学校、镇街、村居,助力机关履职、企业运营、学校德育美育、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城乡移风易俗,集中开展了“节粮减损 志愿同行”“我为防疫出份力”“摈弃婚丧陋习 深化移风易俗”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扩大活动作用力和受众覆盖面。其中“三帮一”扶贫助学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获评省级以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全市统一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每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通过点滴民生小事,让群众感受到身边的文明实践力量。德州市还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科学普及、社会治安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动员群众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近年来,全市民生工程征求意见群众参与率达100%,文明城市创建群众参与率超过98%。

  10月上旬,德州广大农村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玉米收获遭遇困难。在危急之时,“红马甲”迅速行动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并肩战斗、抢收玉米,确保颗粒归仓。

  类似的活动让志愿者印象更加深刻,更加触及人心,也使文明实践成为宣传教育内容的升华。“为这样的活动点赞,切身感受到有所值、有所获。”参与其中的群众坦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是受欢迎、益身心的活动,实践是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

  目前,全市建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9万余支、固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1350个,拥有文明实践志愿者100多万人,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153个。

  在德州大地上,志愿者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力军,“志愿红”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准色,向上向善、互帮互助成为全市的新风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文新信心满满地说,德州市将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实现宣讲形式多样化、大众化、分众化,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杨德林 李立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志华 王刚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