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献给杨靖宇将军的金灯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温明 283516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敬献给杨靖宇将军的金灯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温明 283516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乡村文化

听曹保明讲故事

敬献给杨靖宇将军的金灯

2019-03-12 13:38 | 来源: 吉林日报

  吉林日报记者 龚保华

  村民自发为抗联英烈送金灯 本报记者 龚保华 摄

  大碱场村是个古朴的传统村落,它坐落在长白山西坡抚松县东岗镇的前川林场内。在生活和生产的历程中,当地的百姓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生活艺术、生产艺术,这些都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和手艺。

  行走在这个村落中,曹保明为记者讲起了当地山民的民间工艺——面灯。

  面灯,是民间面塑的一种形式,主要是用来在年节、特别是在正月十五民间称为“灯节”这天,为故去的先人送灯,送去的就是这种以民间手艺制作的灯。这种灯,被称为金灯、银灯;还有菜灯、木制灯、草或树条编的灯;还有近代以彩纸糊制的彩灯;当然,还有冰灯、雪灯等不同材质的灯,更有用泥碗、瓷碗或某些器皿来替代。但最好的灯,便是面灯。以面灯来祭祀先人,在年节特别是灯节送灯,是最好的礼节,而且非常有仪式感。

  金灯,用玉米面来制作,因玉米往往是橙黄色,如金子般发黄,故称为金灯。送金灯,预示着给祖先送去最高贵的祝愿,希望祖先在遥远的地方,有吃有喝没有饥饿。而这盏金灯亮堂堂,又能照亮祖先回家的路程,寓意深远。同时,给祖先送金灯,也寓意祖先保佑他们的子孙永远吉祥、幸福、无灾无难;也有让祖先保一方水土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之意。所以,金灯是民间在祭祀活动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种灯。当然,金灯是玉米面所做,玉米在民间非常普遍,易取易做,取料容易、方便,家家户户、村村落落都可以随时制作,所以金灯的制作,是民间村落百姓通常使用的一种生活艺术。

  长白山区大碱场村金灯制作,可分为这样几个过程。

  第一道工序是材料的准备。

  所说的材料,就是玉米、玉米面。做金灯的玉米,要选棒大、粒圆、颗粒饱满的种粒,这样制出的玉米面质地好。而玉米面也很讲究,将秋天从地里运回的玉米一粒粒搓下,在风中吹干(或在炕上烘干),使其保持玉米金黄闪亮的色泽。这时,要使碾子或磨,该上磨去磨了(也可以用碾子压),当玉米粒变成了面,然后上箩去筛,又称“过筛”。“过筛”的过程,主要是去掉玉米粒的壳,使其面又细又粉,便于和面。

  第二道工序,该是和面了。

  制金灯的和面,绝对是一个手艺。和面时,要注意面的勾兑。往往是10比3的比例。就是说,如果要用10斤玉米面的话,必须得掺进去3斤的白面和黄米面,使其发黏,便于捏灯。和面要用开水,最起码得是热水,这样面才会发黏,以便捏面灯。

  第三道工序是揪剂子。

  揪剂子,就是按照灯的大小来抠面——将盛在大瓦盆里和好的玉米面一块块抠出,团成一个个面团,然后做成灯的样子。

  在东北的民间,如在大碱场村,面灯就是民间吃的窝窝头样。窝窝头,是带眼儿的馍馍,馒头状底上有一个“眼儿”,便于在蒸的时候走气、串气,易于蒸熟。而这,正好是一个理想的“灯”的模样……

  窝窝头面灯,十分讲究灯的灯眼(也就是窝窝头的“眼儿”),因为这个“眼儿”,正好是盛灯油的地方,也可以叫“灯油碗”,真是太形象了。

  做这个“灯眼儿”,也是个手艺活。大碱场村的宋德花大娘堪称面灯民间艺术家。她说,在抠面时,手要“抓”得准,多大多小,手上有数,一把下去,要不多不少攥在手里。在没上锅之前,就要先做成灯型,所以,这个手艺在于和面。面不能和得太硬(就是水少了,发干),太硬捏灯时掉渣,不成型;面又不能和得太软(就是水多了),太软,面会不成型,不利于对“灯眼儿”的修整。

  第四道工序是蒸灯。

  蒸灯,十分讲究火候。蒸金灯的火候分三个步骤,先大,中小,后强。

  蒸,民间又有“蒸蒸日上”之意,也指人们盼着日子红红火火,给人以希望。正月十五又是在正月,所以借“正”和“蒸”意,给人以精神上的希求。蒸时,将面灯装摆在大锅的“帘子”(一种农村里用来蒸饭的用具,有铁的,也有木制的)上,然后盖严锅盖,甚至还要用麻袋捂紧锅沿,然后上大火。上大火,就是先用最好的柴禾将锅烧开。这样所谓“最硬”的柴禾,植物秆棵(包括玉米秆、高粱秆、豆茬)都不行,要使用树木才行,而且还要选硬木,如椴木、桦木、水曲柳等,木硬火硬、柴强火强,催得锅灶迅速烧开,这就到了“定型”之时。这时,在强火的燃烧下,灶上的锅被迅速烧开,强气立刻会将锅里的面灯“催”定成型。成型后的十几分钟,要立刻改用小火。

  小火,即要换柴禾。换柴禾时,将灶里的硬木撤出,放进去一把一把的树枝或植物秆棵。这样的火能使面灯更加定型,并且巩固灯型,使其牢固且形状鲜明。再过不到10分钟,便改为强火。这时的强火,仍需换柴禾,还是用硬木,但只需烧不足10分钟便可以了。这是因为要进一步将灯的面质蒸得更实、更鲜明,便于修灯。

  第五道工序是修灯。

  修灯,充分体现了面灯制作的手艺性和工艺性。一盏面灯的制成,手艺是十分繁杂的。修灯,更是讲究。当面灯出锅,往往它的灯眼儿已经蒸塌了,或蒸偏偏了,这是常有的事儿。面在由生变熟之后,形状往往有很大的变化,全靠灯出锅之后的修整,称为——修灯。

  修灯,全靠面灯艺人的制造性手艺。在大碱场村,修灯要用一种“修刀”,是用来制作面灯时修灯的工具,状如一个小铲子,长约七八寸,一头大、一头小,而且有好几种,是为了在面灯上刻出不同的形状,以使灯更加好看。

  修灯有时主要是为了把灯眼儿加深、加大、加固,以便盛满灯油。修时,还要注意别把灯眼儿下面也就是面灯的底抠漏。修时,手掌要贴在面上,沿着面灯的中心小心运刀。所以,面灯出锅后,一定要先使其冷却,然后才能上手修灯。这时,一排排的面灯,一盏一盏地摆放在盖帘上或桌子上,十分美观好看,如一朵朵金花灿烂开放,漂亮极了。

  大碱场村的金灯,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放在抗联先烈们的墓前。今年的正月十五,村民们共蒸了42盏金灯,因为有42名抗联战士在一次日寇的袭击中牺牲,所以,他们要将金灯送给烈士们。而且,还有一盏硕大的金灯,是献给杨靖宇将军的。1940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将军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第二天,杨靖宇将军就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所以,大碱场村的百姓要为杨靖宇将军送一盏大金灯。

  蒸这盏大金灯,技术和手艺就更得精湛了。

  据亲自给杨靖宇将军做这盏面灯的民间面灯艺术家宋德花和她的丈夫谢洪友说,制作这盏大金灯,首先是要讲究兑面、火候、灯眼儿、灯型等问题。要经过细心的思考和计划,才能动手。首先是料(面)的选择。这盏大灯的面需要45斤(平常的大灯四两面就够了)。而这么多的面,这么大的灯,蒸一遍是不行的,要蒸三遍。

  蒸这盏大金灯,首先得造灯型。为了使其形状更似灯,他们突破了以往制作面灯的常规办法,先“贴灯”。所谓“贴灯”,是指先选一个盆,把盆扣(倒)过来,使盆底朝上,然后先往盆上贴面,沿着盆贴上去,就着盆塑灯型。贴一层后,开始上锅蒸了。蒸时,一律要强火,将面蒸到半生不熟,使面能保持黏合力,然后再将灯抬出,进行第二次贴面。第二次贴面要贴得比上一次厚些,接着再抬到锅里去蒸。这一次要比上次加大一些火候,使先前的面能与此次的面融合在一起、蒸在一起。接下来,就要进行第三次贴面了。第三次贴面,可就更繁复了,主要是一定要形成灯型了。这次贴面,最终要在前两次灯面上形成一个酷似“灯”的面灯,做好后再次抬进锅里,加大火,以硬火将其蒸透、蒸熟,然后出锅冷却。等彻底冷却之后,宋德花与谢洪友便开始修灯了。

  这盏大灯与其他的灯不一样,别的小灯是灯眼儿朝上,而它的样子是灯眼儿朝下,因为如果它眼儿朝上,足足得装50斤灯油。所以要在灯的顶端抠出一个油灯孔。宋德花和谢洪友小心翼翼地用刻刀在灯的顶上刻出一个圆圆的灯碗儿,使其造型十分独特、美观。远远望去,这盏大金灯如一座金黄的小宝塔,十分威武。

  接下来,就到了送灯的时刻。

  一般的正月十五灯节,村民们只需人人捧着各家的小面灯祭祀祖先即可。如今给42个抗联烈士和杨靖宇将军送灯,灯又多又大。村民王洪亮(63岁)家有一匹高大漂亮的枣红马,大家给这匹马套上爬犁,怀着对先烈深深的怀念,纷纷走出家门,往爬犁上装灯。村民许才义(73岁)、蔡国忠(69岁)、蔡秀刚(46岁),加上马夫王洪亮牵马,村民宋大娘、谢洪友、刘本峰、赵云等,大家共同前往大碱场村口的烈士牺牲地送灯。

  天苍苍,野茫茫,长风呼啸雪打灯。

  人们共同为抗日先烈去送灯。

  金灯被村民、老兵、志愿者们一盏盏摆放在雪地上,一盏盏点亮。金灯亮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在白山松水间涌动:让这盏盏金灯照亮抗联烈士和先贤们回家的路吧——这是长白山人最衷心的祝愿。

编辑: 温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