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民间文化的“活”绘本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房彦妮 325581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打开民间文化的“活”绘本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房彦妮 325581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乡村文化

打开民间文化的“活”绘本

2020-11-11 10:24 | 来源: 农民日报

  老话说“千秋英雄灯下舞,万古豪杰手内提”,看偶戏,可以说正是我国传统民间娱乐活动中最老少咸宜的一类。倘若是夜间,多半看的是皮影:艺人隐在被灯光打亮的白幕之后,一边吹打说唱,一边舞动着半透明的彩色皮影。影人虽是平面的,在光影交错下却别有一份生动与璀璨。倘若是白日,木偶戏便是个绝佳的选择:常装点成戏台的小小景框比起白幕更有些“戏中戏”的味道,精工雕画的立体木偶连许多细微的动作也做得出。闪转腾挪之间,木偶们一举手、一投足,演绎着“一笑还从掌握来”。

  广义上的偶戏源于汉、兴于唐,古称傀儡戏,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类多样的偶戏家族中,皮影戏与木偶戏可以说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两种。据史料记载,北齐时便出现了以“郭秃”为固定角色的故事性木偶戏,皮影则在北宋时走向全国,朝着北、西、南三个方向演化出了工艺造型各不相同、曲调唱腔各有特色的流派体系。作为一种另辟蹊径的戏剧表演形式,传统偶戏在活用戏文故事的同时,保留了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划分。到了演出现场,为这些影人、木偶注入声音与个性的便是那些“一口叙说千古事”的偶戏艺人。

  民谚中的“一口”二字已然点出了偶戏艺术的第一重文化价值。不论是皮影戏还是木偶戏,往往都讲究入乡随俗:说,则用方言俚语;唱,必依当地小调;讲,便在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与戏剧名段之中融入许多富有当地特色的元素和细节。如此一来,不单影人、木偶承载着制作工艺与操演技巧,艺人之间口耳相传的戏文更可以说是一座民间文化的无形宝库。正是这些诞生在灯下与幕后的说说唱唱,不断记录着特定地域环境孕育出的方言民歌与传说故事,也不断勾勒着同一片土地上风俗民情的更新与变迁。

  在地方韵味之外,偶戏的另一重价值则在于它的灵活。班子规模小、道具轻便、表演可长可短,木偶戏班有着“掌上班”的别名,皮影更是被称作可以一人一担走乡间的“一担挑”手艺。偶戏随走随唱,戏文也随唱随变,一地有一地的腔调,一人有一人的绝活儿。对从前的寻常百姓来说,小规模地闹红火、搞祭祀,请一台偶戏也少了许多花费与消耗。内容丰富而表演机动,偶戏便不仅仅是一座民间文化的宝库,更加显现出了经久不衰的活力。

  事实上,这份活跃并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在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渐成风气的当下,偶戏正不断自我更新,关注着新时代里的新故事。譬如再现抗疫事迹的福建木偶戏,譬如反映扶贫经验的山东皮影,新时代的新故事也为影人与木偶的制造环节引入了新造型、新人物乃至新技法。作为今昔民间文化的一部“活绘本”,新时代的偶戏正在成为各地小剧场里的新亮点,夜市里的风景线。

  来源:农民日报

  陈欣瑶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