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市镇:让红色资源变“红色经济”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房彦妮 336538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文家市镇:让红色资源变“红色经济” 乡村文化-农业频道 房彦妮 336538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乡村文化

文家市镇:让红色资源变“红色经济”

2021-04-28 14:04 | 来源: 农民日报

  “当前敌强我弱,再攻打反动力量强大的省城长沙,无疑是以卵击石,我们须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坚持农村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清明时节,湖南省浏阳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里仁学校,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正在倾听共产党人曾经在这里发出的一场激辩。这场激辩,事关中国革命的方向。

  而这群小学生,正是来自1998年新成立的文家市镇里仁学校。同学们自豪地表示,“我们接受红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文家市镇,是一个与红色革命结缘的边陲小镇。1927年,八七会议前,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的同时,还决定在湘、鄂、粤、赣4省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情况并不顺利,起义军遭受到了重大挫折,损失严重。当年9月,毛泽东等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这里会师,并决定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文家市镇因此成为共产党人独立自主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起点。

  多年来,文家市镇一直把“红色”作为底色,深耕红色研培、红色文创和红色乡村3篇文章,走出了以红色文旅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2019年,文家市镇获评湖南省首批特色文旅小镇,正逐渐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紧扣红色,文旅融合有深度

  秋收起义纪念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文家市镇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一大批红色遗址、古民居建筑群、军事遗址和精神宝藏。

  如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文家市镇细数红色资源,在保护、升级、提质的基础上,将红色与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发展研学旅游基地,推出从景区到乡野的红色之旅精品线路,将游客“请进来”。

  近年来,文家市镇致力于打造党性教育“活动链”,一手抓课程开发设计,一手抓培训设施建设,着力筹建秋收干部学院。目前,已打造“政治理论、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精准脱贫、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六大教学主题板块;开发《文家市的抉择》《铁流千里会永和》等60多堂彰显时代主题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开发出以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为出发地,且能满足不同培训时长需要的多条精品线路。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被评为湖南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秋收起义纪念园获评湖南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去年10月19日,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基地迎来首个培训班。在互动教学《文家市的抉择》中,学员们戴上红军帽、穿上红军服,来到复原后的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教室里,通过角色扮演重温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抉择过程;在情景教学《小石头砸烂大水缸》中,学员走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操坪,重温毛泽东发表动员讲话情景,从讲话中汲取力量。

  找准定位,市场运营有热度

  曾经,很多革命老区虽然游人不少,可“留下来”消费的却不多,很难摆脱“老少边穷”的“标签”。而在文家市镇,几乎所有的红色景区都免费向游客开放。如何让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经济”?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党组书记、文家市镇党委书记谢波给出答案:“我们因地制宜打造红色游热点项目,探索出了‘红色教育在馆内,军事训练在营地,劳动实践在田间,吃饭住宿在农家’的红色研学模式,不断加快红色研学基地建设,通过拓展休闲农业功能、加强与研学旅行机构合作,引导研学课堂办到美丽乡村、幸福屋场、田间地头。”

  紧抓红色研培新兴市场,文家市镇引进专业公司,使红旅项目高效运营。其中,国资平台公司浏发集团入驻红旅营研学基地,2019年7月投入运营以来,共接待5万多人次参加研学;湖南思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取“村镇+公司+农户”模式运营,在沙溪屋场启动“古村寻宝”团队建设活动;尝试“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跨界融合新模式,组织非遗美食文市油饼制作厂家开发手工制作体验项目,进一步扩大潜在消费市场。

  在文家市村里仁屋场,记者见到,参加研学的孩子们走进“田间课堂”,通过种菜、护花,体验劳作的苦与乐;“红米饭农庄”人气火爆,客人争先品尝当年招待会师部队的红米饭、南瓜汤,“90后”农庄老板彭育忙得不亦乐乎。

  延伸链条,产业发展有广度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广场东南边,有一座石碑,碑上“光辉起点”4个金色大字鲜艳夺目,给人以力量。广场西南角,名为“文家市的秋收”的文创产品商店与之呼应。

  商店里,纸扇、油纸伞、徽章、纽扣等上百种红色文创产品和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店员介绍,目前开发了“红旗如画”“工农小兵”“百姓粮、红军餐”3个系列产品,油纸伞、扇子等都是当地传统工艺品,印上《西江月·秋收起义》后,每把价格能提高很多。

  “在这里,游客除了能感受红色文化、体验军事项目之余,也有了更多可以带走的记忆。”谢波介绍,结合当地特色,文家市镇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农旅融合产销模式,借文旅人气带动农产品销售。

  目前,沙溪村的鲜切花基地生产的非洲菊占长沙消费市场50%以上;文家市村的文市油饼获评长沙市知名农业品牌,每年创造产值1000余万元;湘龙村的土鸡蛋,日产达万余个,每天上市便能销售一空。

  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刚在调研文家市镇红色旅游时表示:“弘扬革命红,我们要立足本土,深挖红色资源,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加强区域协同,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推进‘两山一河红色文旅走廊’项目开发,推动长株潭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杨娟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