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四平打基础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34055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四战四平打基础 农业资讯-聚焦三农 房彦妮 334055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聚焦三农 > 农业资讯

四战四平打基础

2021-03-22 14:03 | 来源: 农民日报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走进了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四平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先后四次激战于四平,从解放战、保卫战到攻坚战、收复战,战况惨烈,最终以牺牲近2万人的代价取得胜利,与当时东北各战场的胜利一同为解放军后来在东北的全面胜利打下基础。

  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

  1946年3月,苏军开始北撤回国,国民党军队立即跟进,迅速占领了东北南部大部地区。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夺取战略要地四平,阻止国民党军队继续北进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3月17日凌晨,东北民主联军集结6000兵力攻城攻打四平。这时,国民党正规部队还没来得及进驻四平,守城兵力主要是地方保安部队3000多人,战斗力较弱。东北民主联军全歼了国民党守军,当天下午就占领了四平。几天后,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要尽最大努力保住四平,以表明中共方面以打促谈,逼迫国民党走向谈判桌的坚决态度。

  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

  为争夺四平,国共双方将各自在东北一半以上的兵力投入进来。东北民主联军共投入14个师旅参战,约15万人;国民党方面投入了10个整师约10万人参战。

  1946年5月15日,国民党新六军、71军增援新一军,以10万大军分东、南、西三路再次向四平发起猛攻。3天后,四平东南防线制高点塔子山遭国民党5个师三面围攻,坚守塔子山的7旅19团在炮火下遭受重大伤亡,最终部队伤亡殆尽,塔子山失守,使四平防守陷入危局。当日,林彪下令撤出四平,四平保卫战即告结束。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

  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投入9万兵力再次攻打四平,从11日开始到30日结束。

  四平攻坚战是一场极其惨烈、残酷的巷战。国民党军队守着城中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座楼房甚至每一堵废墟,东北民主联军战士逐街、逐房、逐堡进行爆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伤亡多人的代价。

  18日,特别擅长爆破作战的6纵17师开始攻击国民党军队核心守备区71军军部大楼。大楼外的汽油库被炸,燃起冲天大火,固守楼内的上千名国民党士兵伤亡惨重。

  国民党军队退守道东后,守备区域变小了,反而更能集中力量抵抗进攻,东北民主联军的大爆破战法失去了威力,战斗进程更加艰难。这时,国民党南北两路10万援军又即将兵临四平城下。为避免被敌南北包抄,6月29日,林彪命令攻城部队撤出四平。30日,四平攻坚战结束。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

  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原称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再攻四平。

  这次战斗,东北野战军投入攻城兵力10万人,先用8天时间扫清了四平三道林子等处多个外围地堡群。12日清晨,总攻城区战斗打响,东北野战军从5个方向分头突破,向城区中心进攻。次日凌晨,东北野战军总攻拿下国民党71军88师师部和晓东中学两处核心据点,四平即告解放。东北野战军以伤亡4900余人的代价全歼四平国民党守军1.9万余人。

  四平的解放彻底斩断了国民党军队在长春与沈阳间的战略联系,为辽沈战役提供了更加广阔自如的回旋空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