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记者 李丽颖
初夏时节,青山如黛。湖北五峰傅家堰乡泗洋河谷连片柑橘园青翠欲滴,深绿色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走进核心区,正是傅家堰乡白庙村,村民们正忙着锄草、疏果、培土、施肥。“今年柑橘挂果比往年要好,多亏我们的农民技术员张汉清手把手教我们。”种植大户覃士富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那片整齐的橘园,是我们建设的柑橘高效示范基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态防控,销售价格提高了0.3元/公斤,亩均节本增效500元以上。示范效益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特聘农技员张汉清详细介绍说。
白庙村是传统柑橘种植村,品质好、效益高,远近闻名。但由于树种老化、产量不稳定、价格不高,因此一直制约着白庙柑橘产业做大做强。
张汉清看到了白庙柑橘发展面临的窘境,他联合部分种植户成立了五峰白庙柑橘专业合作社,一边积极开拓市场,一边着手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柑橘经济效益。
张汉清根据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定了优质新品种,并免费为社员提供技术,实行统一施肥、修枝以及种植管理。
白庙村一组的贫困户王经国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张汉青开始带领他们着手进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生态防治、施用有机肥,使柑橘效益大大提升,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有了保障,他家还盖上了新房。
身为合作社理事长的张汉清,被选为五峰县“乡土拔尖人才”,2019年1月被聘为五峰首批特聘农技员。
在白庙村橘农的心里,张汉清不光是技术指导员,更是致富的“领头雁”。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张汉清不断吸纳新的社员,现有在册社员122户,其中贫困户81户。合作社同社员签订柑橘种植协议,由合作社负责柑橘种植技术指导,统一提供柑橘有机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必要物资(大实蝇诱捕器、诱虫板等)。同时积极开拓市场,负责社员产品收购销售,2019年柑橘销售收入87万元。贫困户柑橘产业单户收益最多的有2万元,单一柑橘产业户增收2000元以上的有53户。张汉清在白庙村的橘农心里是名副其实的“带富能手”。
“党和政府特聘我为农技员,我这个‘土专家’有了用武之地。今后我要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成为‘中西结合’的‘真专家’‘真秀才’,把傅家堰乡柑橘产业推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张汉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