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武村社区和鼓楼街道息马地社区实践站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一对对“红马甲”或向群众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或为群众传授兖州传统文化知识,群众对“兖绣”“五谷画”“虎头娃娃”等非遗项目也非常感兴趣。“这是文化名家领航行动志愿服务走进实践站活动的一部分,让群众得到高质量志愿服务是我们的初衷。”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周丽明说。
说起实践站提质增效,兖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武云飞说,作为文明实践主要形式的志愿服务必须走出打扫卫生等陈旧的低层次模式,而要契合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注重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优秀传统文化深耕兖州大地、浸润群众心灵、滋养文明实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兖州区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还体现在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悟、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村(居)实践站开办了20家“幸福食堂”,解决了老人吃饭不方便问题;设立村级“幸福基金”走出了村办公益的路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老人发放零花钱,村内褒奖嘉许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积极性;建设了“端信书屋”“雏鹰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乐园”。
“从群众对文明实践的反映中我们得到启示,志愿服务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小打小闹低水平的活动满足不了群众要求,甚至引起群众反感,倒逼实践站志愿服务提高质量、增强效能。”武云飞介绍,兖州区通过梳理,删除了群众不喜欢的陈旧项目,增加了“习语润心”“大院名嘴”“村庄大喇叭”“赞村风”“端信兖州人”等宣传宣讲项目,其中理论宣讲、传统文化体验培训的占了52%,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占30%。
王洪玮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 房彦妮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